7646

科普|骨转移的患者一定携带MET突变吗?

发表时间:2025-07-22 12:54:32来源:网络    阅读量:5787    会员投稿

骨转移作为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而MET突变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中的一种重要分子事件,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然而,在患者群体和部分非专业人员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即认为骨转移的患者一定携带MET突变,进而可以放心使用MET抑制剂进行治疗。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导致患者接受不恰当的治疗,延误病情。因此,深入剖析骨转移与MET突变之间的关系,基于科学证据纠正错误认知,对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科普|骨转移的患者一定携带MET突变吗?

骨转移是指癌细胞脱离原发灶后,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侵入骨骼,并在骨骼内形成继发性肿瘤的过程。骨转移的病变类型主要包括溶骨性(骨质破坏)、成骨性(异常骨增生)或混合性病变。骨骼具有特殊的微环境,血供丰富且生长因子富集,这为癌细胞的定植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癌细胞容易在骨骼中形成转移灶。

不同类型的癌症发生骨转移的概率存在差异。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是骨转移的高发癌种,其中肺癌的骨转移率更高。而消化道肿瘤发生骨转移的风险相对较低。相关研究表明,这与不同癌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骨骼微环境对不同癌细胞的亲和性有关。转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分泌RANKL、PTHrP等因子,这些因子能够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的溶骨性破坏,在骨转移病变中,溶骨性破坏更高。需要强调的是,骨转移的发生并非由特定基因突变直接驱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癌细胞与骨骼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类型的骨转移病变具有不同的临床风险。溶骨性转移由于骨质破坏严重,容易引发病理性骨折,其中脊柱、骨盆和股骨是常见的骨折部位。而成骨性转移由于骨质增生,骨折风险相对较低。

科普|骨转移的患者一定携带MET突变吗?

在病友圈中,存在一种将“骨转移高发癌种(如肺癌)”与“MET突变高发癌种”混为一谈的错误观点。实际上,骨转移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涉及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在骨骼中的生长等多个环节;而MET突变是一种分子事件,是指MET基因发生的异常改变。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骨转移的患者就一定携带MET突变。

MET异常包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ex14)、基因扩增或过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MET突变是一种独立的驱动基因。当MET基因发生异常时,会导致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转移。其中像谷美替尼、卡马替尼等药物是一种针对MET异常的靶向药物。在EGFR - TKI治疗过程中,继发性MET扩增是耐药的原因之一,有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这部分耐药患者,需要联合使用MET抑制剂来克服耐药问题。

科普|骨转移的患者一定携带MET突变吗?

为了提高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应推动患者基因检测的标准化,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例如采用包含METex14的NGS panel进行检测。同时,建立骨转移多学科会诊(MDT)制度,由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杜绝经验性用药,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

综上所述,骨转移与MET突变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骨转移的患者一定携带MET突变”这一观点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基于科学证据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盲目使用MET抑制剂。通过规范的诊疗路径,多学科的协作以及对新型疗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望提高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随着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期待能够进一步揭示骨转移和MET突变的分子机制,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骨转移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科普教育,纠正错误认知,也是提高肿瘤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