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根据计划,本次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金、发展境内外证券业务等。
这一动作折射出中资券商在跨境布局中的新趋势。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权融资市场增长显著,恒生指数同期涨幅也高于多数全球主要股指。首创证券选择在此时间点推进H股上市,既是为了拓展资本补充的渠道,也可能希望借助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优势来应对业绩方面的压力。
首创证券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营业收入为4.32亿元,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3.34%和31.42%,这一表现与证券行业整体情况有所不同。若上市计划得以实现,首创证券将成为第14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券商,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将直接面对香港市场中来自外资机构以及头部中资券商的竞争。
从资本补充到国际资源整合
公告显示,首创证券此次H股发行核心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截至2024年末,其132.29亿元的所有者权益在国内行业排名第54位,与头部券商存在明显差距。通过港股上市补充资本,有助于缓解业务扩张中的资本约束,特别是在信用交易、做市业务等资本消耗型领域。
更深层次的考量在于国际化布局。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通过香港子公司已构建跨境业务网络。首创证券作为区域性券商,直接设立海外子公司成本较高,而H股上市可快速获得国际投资者关注,为后续业务合作铺路。业内分析指出,香港市场对中资券商估值普遍低于A股,但流动性更优,更适合开展国际配售和并购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特别强调“整合国际资源”的表述。2025年以来,中资券商在港业务已从传统经纪向虚拟资产交易、综合财富管理等新兴领域延伸,首创证券可能借助上市契机,探索差异化跨境服务。
近年来,证券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渐从传统的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多元化业务转型。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财富管理经验和专业的服务团队,赴港上市将有助于首创证券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财富管理能力。同时,投资银行业务也是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香港市场在投资银行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赴港上市将有助于首创证券拓展投资银行业务,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A+H模式渐成趋势
目前已有13家中资券商完成“A+H”两地上市,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行业龙头。近期,西部证券等中小券商也纷纷宣布设立香港子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版图。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国际在6月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牌照,成为首家具备虚拟资产全业务资质的中资券商,其股价当日暴涨198%,带动整个板块走强。
港交所7月公布的综合基金平台首批12家分销商名单中,中金香港、中信证券经纪等中资机构悉数入围。这标志着中资券商在港业务已从传统的经纪、投行向财富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延伸。
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H模式正逐渐成为港股市场的重要上市路径。这些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A+H股溢价空间的持续收窄,以及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迫切需求。
政策层面,我国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香港与内地有着紧密的联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这些政策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上市成本。
A+H股溢价空间的持续收窄也是A+H模式逐渐成为趋势的重要原因。此前,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存在较大的溢价,企业更倾向于在A股市场上市。但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A股与港股的溢价空间逐渐收窄,企业赴港上市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对于首创证券而言,赴港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企业全球化布局的迫切需求也是A+H模式逐渐成为趋势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和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丰富的国际资源,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拓展国际业务,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出海”差异化战略
中资券商“出海”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业务机会与历史使命的共同驱动下,头部券商选择相对全面的“出海”战略,在财富、投行、机构及投资业务上发力,利用国内客户资源抢占市场份额,通过并购或海外团队建设提升核心能力,分阶段完善全球化布局,逐步向国际一流投行迈进。中小券商则聚焦服务客户跨境需求,通过海外设立必要实体与境内业务对接。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使得中资券商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各展所长,共同推动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首创证券的H股计划,本质是中小券商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的突围尝试。其特殊性在于:作为A股上市不足3年的券商,既要应对本土市场的激烈竞争,又需在有限资源下规划跨境布局。这种“双线作战”的难度,远超十年前的头部券商国际化浪潮。
香港市场或许能提供一块跳板,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资本补充转化为可持续的跨境能力。在虚拟资产、ESG金融等新赛道中,中小券商或可通过“精准卡位”实现弯道超车,但这需要更敏锐的市场判断和更灵活的决策机制。当国际化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能否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战略,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深圳南山区百旺信工业园城市更新项目启动总投
- 张江再出发,上半年48个产业项目开工,成为
- 英特尔代工,终于找到大客户
- 实探|一次买210公斤白银,什么情况?
- 陈茂波:香港第二季经济上升势头可望持续将是
- 泰康之家12539;津园开业打造京津冀跨城
- 9月上海,一场关于“工业芯”的深度对话即将
- 首届AI智能生物科技与中医药发展大会在京圆
- 广东化州化橘红飘香四川仪陇川粤协作双向奔赴
- 海南省2025年暑期人才对接会举行,提供8
- 太原市普高和职高志愿7月29日起补报
- 鲨壳续约品牌代言人孙杨,携手共赴韧性新征程
- 阿里巴巴发布夸克AI眼镜研发进展
- 从一份被扔掉的淘宝闪购买的饺子说起
- 夜盘突然跳水,工业品反弹能否持续?机构这样
- 沪郊蟠桃熟了,吕巷镇开发推出“蟠桃宴”,邀
- 日本平面设计大展“一天世界”亮相上海,超3
- 经济观察中国模型开源“接二连三”开辟全球A
- 欧洲智造赋能中国绿色转型:英国伯特泵业上海
- 青年演员、网络大V相聚,青年主理人吹来社区
- 湖北东宝:商标标准双轮驱动助力“小梨子”变
- 联动高校企业,杨浦组团亮相2025世界人工
- 阶跃星辰发布基座大模型Step3与多家国产
- 上海大商国际布局高端食材供应链澳洲M9+和
- 2025海南东南科技艺术季开幕 科技与艺术
- 方程豹钛7内饰官图公布将于四季度上市
- 2025首届江苏青少年滩涂足球争霸赛在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