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祝县哈溪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内菌香四溢。一排排标准化菇棚里,平菇如层层叠叠的云朵缀满菌棒,工人们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收、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哈溪镇西滩村种植户宋占红的菌菇肉质肥厚、色泽鲜亮,上市后供不应求,今年,他果断租下了52座菇棚自己种植。从“贩菇人”到“种菇人”,菇棚承载着这个“新农人”的致富梦。
宋占红说:“去年我一直拉运哈溪的蘑菇,哈溪的蘑菇品质特别好,市场认可度也高。今年我租了52座棚自己种植,现在正是蘑菇采收期,品质也特别好,价格也可观。”
作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福翔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将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负责人张学翔介绍说,今年从菌棒生产开始,就接了几百万袋的订单,已全部完成。企业还积极吸纳了周边村民就近务工,从菌棒制作到出菇管理,为农户提供了全链条就业机会。
张学翔说:“我们公司今年生产平菇菌袋640万袋,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生产订单。现在到出菇阶段,第一茬菇已经开始采摘,每天的出菇量达到5万多斤,预计今年总产值能达到8000万以上,周边务工的老百姓有300多人。”
近年来,哈溪镇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逐步形成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鲜菇销售、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天祝县哈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杨立煜说:“2025年哈溪镇生产平菇菌棒是640万袋,现在已全部生产完毕,进棚上架,出菇的约有300万袋,每天采菇3000筐,已全部销往南方各地。今年预计产值达1.2亿元。”
从“小蘑菇”到“大产业”,哈溪镇食用菌产业正以品质为基、以市场为导向、以联农带农为纽带,让小蘑菇成为群众的“致富伞”、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未来,当地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探索多元发展路径,让“蘑菇经济”释放更大潜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收评:沪指涨0.65%能源金属板块全天强势
- 平安养老险江苏分公司开展防范非法金融专项宣
- 遥感X金融:从“太空视角”重构业务形态”吉
- 康缘药业:构建“一体两翼”创新格局,驱动多
- 中国赛绩鸽价难高因造假多,鸽真探信鸽DNA
- 中国冥币海外“烧”出新风潮,国内现存殡葬相
- 台积电,头大
- 甘肃成县:无人机“喷”出核桃产业发展新画卷
- 又见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格林基金多只产品规模
- 科创青山绿水间——桂林市科技创新生态扫描
- 24日起西南地区东部至黄淮等地将有新一轮较
- 中小机构竞相入局抢占公募REITs蓝海市场
- 香港演员在上海说,内地观众更热情,SD文化
- “ETF通”产品达265只,发展空间广阔
- 蒙古国胃癌患者跨国求医江苏专家精准施治
- 全球宠物食品市场持续升温:以情感消费驱动产
- 上海绒绣与波斯绣毯艺术首度“对话”,“同线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为衣做架,
- 金科股份:重整产业投资人及财务投资人已支付
- “打造引领区奋进尊崇路”,浦东第十九届“双
- 解码东风汽车智能化转型:以“科技跃迁”破局
- 7月沪上看展:俄国作家普希金专题特展
- 《连霍长河》上线
- 福建省发布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十条措施
- AI创作、无人机……虹口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 从苏州出发,旭辉建管以四代宅实践擘画“好房
- 河池干部群众全力抢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