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办理赔”等不法中介乱象频发,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信任从中牟取暴利。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通过以下案例揭示此类骗局的核心套路,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理性选择中介机构。
[案例介绍]
2024年,田先生(化名)驾车在外地高速路段遭遇事故,其车辆被后方车辆追尾,对方负全责。为图省事,田先生由代办人引导前往指定修理厂进行维修,并委托其办理索赔事宜。同年5月,田先生回京进行车辆保养时发现,此前事故维修的车辆配件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部分损失未按照保险公司的定损项目进行更换,维修工艺也未达标准,个别损失部位甚至通过铁丝捆绑来固定,这使得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田先生与代办人和修理厂多次沟通,但均未取得成效。随后,他向保险公司进行投诉,要求协助处理。经保险公司核实,田先生委托的代办人所承修的修理厂并非保险公司的合作店。然而,办理索赔手续均已获得田先生的授权,符合索赔要求。保险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为如果现在维修车辆属于当时未发现的新增项目,可通过追加定损的方式获得赔偿;如果是保险公司已赔付但存在修理质量问题,建议客户向托修的修理企业进行协商处理如修理厂退款,保险公司可对于原有损失重新进行核定赔付;若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分析】
事故车的保险索赔和维修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情,通常车主为了图方便,会将个人和车辆信息交给汽修店或个人全权托管。一些“黄牛”打着专业代办的幌子,与修理企业相互勾结,通过“以次充好”“以旧代新”“虚假维修”等手段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从中牟取暴利。
【案例启示】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示您:不要盲目授权他人代办车辆维修理赔事宜,在选择事故车辆的维修企业时,应选择正规且信誉良好的企业,并在取车前对所维修的项目进行核对,留存必要的消费凭证,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能够便于维权。
【结语】
车辆理赔关系行车安全与合法权益,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不轻信所谓“代办服务”。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建议:选择正规维修渠道,认真核对维修项目,留存相关凭证,共同维护保险市场秩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敦煌机场全力做好第八届敦煌文博会服务保障准
- 卧龙新能为控股股东提供2.5亿元担保
- 华为大消息,立马20cm涨停!
- 19条举措扩大服务消费专家:有助于形成一批
- 爱迪特投资设立子公司亿完成工商登记手续
- 连云港灌南“梦想小屋”搭建成长港湾
- 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重庆发布
- 赛事热、消费火,500万人次、3075亿元
- 乌兰察布乡村振兴观察:产业“活血”为百姓幸
- 甘肃电气集团二一三公司亮相国家级行业盛会
- 资金流向分化!
- 德国银行信贷数据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下降
- 科技部: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
- 解锁银发经济“大家解法”第四届保险养老融合
- 唠“科”话|横刷?还是竖刷?你可能一直刷错
- 撞、滚、浸三重极限挑战MAZDAEZ-60
- 港股收评:午后大跳水!恒指跌1.35%,科
- 拜耳MRI对比剂Gadoquatrane上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一起关注:识破
- 扩大服务消费,该从哪些关键点入手?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醒您:防范养老投
- 电动汽车将成为赚钱工具?汽车圈内卷态势下,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醒您:防范“上市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一起关注:养老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一起关注:警惕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醒您:警惕“洗钱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醒您:防范“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