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6

定西漳县:“爱心食堂”飘出幸福味道

发表时间:2025-10-11 17:14:09来源: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8066    

临近正午,定西市漳县金钟镇大石门村李家沟社“爱心食堂”的小院里渐渐热闹起来。凉拌黄瓜的清爽、西红柿炒鸡蛋的鲜香混着米饭的醇厚香气从厨房里溢出来,一下子唤醒了人们的味蕾,引得老人们陆续走来。餐厅里,干净的桌椅整齐排列,二十多位老人围坐桌边,边吃边聊,笑声洒满屋子。

“现在对老人真的好得很,这么好的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家里顿顿哪里有肉吃,‘爱心食堂’里每顿饭都有肉,饭好吃得很,也符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大石门村村民李金换笑着说。

在大石门村的“爱心食堂”建设与运行中,通过“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单位帮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六个一点”联动机制多元筹资模式,本村群众和社会各界筹措“爱心食堂”资金4.9万余元,依靠“爱心养老员”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减少运行成本,实现助餐服务可持续。

这个由农户住房改造的食堂,如今配备了崭新的桌椅、冰箱、厨具,还设置了娱乐室,老人们吃完饭还能进行娱乐活动,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据点”。

同样,清晨七点,漳县金钟镇大车厂村的炊烟还未升起,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爱心食堂”已飘出米粥香。78岁的留守老人李世民拄着拐杖慢慢走近。食堂里,志愿者包胖红正将刚蒸好的馒头摆上餐桌,“李大爷,今天有您爱吃的土豆丝炒肉!”热气氤氲中,老人的脸上漾起了笑容。

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爱心食堂,是大车厂村15位留守老人和3名留守儿童的“幸福驿站”。每天中午11点,食堂准时开饭。“以前一个人在家,啃干馍、喝冷水是常事,现在顿顿热乎饭,比亲儿女照顾得还周到!”李世民放下碗筷,竖起了大拇指。

传统节日里的大车厂村“爱心食堂”更显温情。端午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冬至煮饺子,村里还会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办集体生日会。

最让人暖心的是食堂的“送餐服务”。大车厂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拴喜每天会打包好热饭菜,装进保温箱往吊河社赶。四五分钟的路程,他已走了两年多,这次目的地是重度残疾人张汉成家。推开门,黄拴喜熟练地把饭盒递给张汉成,又叮嘱起饮食注意事项。

“为破解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金钟镇以‘爱心食堂’为抓手,结合各村实际建成4个服务阵地,既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也激活了乡村善治活力。目前,全镇‘爱心食堂’日常就餐人数稳定在65人左右,另有2名特殊对象享受送餐服务。‘爱心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饮食困扰,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漳县金钟镇党委副书记王军说。

如今,漳县金钟镇的“爱心食堂”已成为乡村养老的温暖样板。截至目前,各村“爱心食堂”已累计提供就餐和送餐服务900多次,惠及5800余人次。从一间简易厨房到功能齐全的餐厅,从单一供餐到多元服务,热饭暖羹里装着的不仅是营养,更是“老有所养”的民生温度。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