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日获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下简称“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将共同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 |
这是长三角首部以协同立法的形式针对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制定的法律性问题决定,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迈入法治化新阶段。“决定”共十九条,对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共育、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共研、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共享、企业创新主体共兴等作出明确规定。
在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决定”明确,发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创新优势,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参与,明确提出战略协同、高地共建、开放共赢、成果共享等基本原则。“决定”规定各方共同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省域中心建设,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地长三角。
“决定”要求推动基础研究合作,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优化企业出题机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任务组织方式,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促进各类开发区跨省域、跨园区交流合作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
“决定”要求各方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吸引海外知名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等落户长三角。
据悉,2023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区域协同立法从地方探索创新层面提升为国家法律制度层面,为跨行政区协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牵头会同苏浙皖三省人大常委会协同部署推进,将“决定”的制定纳入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工作计划以及各自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正式项目,同步推进立法工作。
上海市科委、市司法局、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组建立法工作专班,开展立法调研、起草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两次带队赴苏浙皖三省沟通,听取三省相关部门意见。在起草过程中,工作专班加强与苏浙皖三省科技、司法行政部门以及人大相关委员会的沟通协作,共同对“决定”草案逐条逐句、反复推敲、共同打磨,聚焦核心条款表述深入研讨,真正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决定”的制定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三省一市围绕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制定实施《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从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共建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开展区域协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积极成效。“决定”的制定,有利于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举措转化为制度安排,进一步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淬火精神,豹力全开!影豹车主的生活进阶路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
- 大模型脱颖而出智谱走上台前
- 从成分混战到精准修护,泊本依克多因Pro黄
- 对话宠宝科技CEO王谦:携宠出行25年,我
- 港口运行效率提升大湾区汽车出口生态不断完善
- 国家能源局答人民网记者问:我国电动汽车充电
- 现代汽车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以技术革新引领
- 北上广上半年收入消费盘点:上海人能赚能花国
- 嬴彻科技签约长宁,自动驾驶领域合作再添新章
- 亿咖通科技出席汇丰出海论坛,展示全球化运营
- 从市政府礼堂到东艺:祖宾·梅塔三十载沪上足
- 2025CIGDC多国高峰对话:法国、英国
- 中部六省,为啥湖北跑得最快?
- 影视概念全线走强七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 爱不能靠“善意谎言”维系 珍爱网教您如何真
- 保险股有望复刻银行股行情吗?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
- 济州赛场挥汗竞技中韩少年以体育为桥共逐热爱
- 采风团走进湖北通山:穿越清凉隐水洞,品百年
- 超45亿!万亿宁王,发“大红包”
- “东莞港-非洲阿尔及利亚”新航线开通
- 中国贸促会:上半年签发各类证书388.87
- 金融撬动硬科技,江苏中行全力助推地方科技金
- 并购重组浪潮奔涌产业并购渐成新共识
- 王立峰任九芝堂董事长
- 山西省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