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科学数据正成为驱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记者6月26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通过系统布局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我国已在土壤质量、作物种质资源等十大领域构建起全国农业科学数据观测网络,累计采集近100TB一手观测数据,为破解农业科学难题、支撑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据悉,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以“统一部署、系统布局、整合资源、分步实施”为原则,初步构建起以1个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10个领域数据中心为引领,148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骨干,近500个试运行站点为支撑的全国观测网络。
例如,在陕西杨凌,一套运行30年的土壤监测系统仍在持续工作。依托该系统积累的长期数据资源,科研团队建立起四大区域土壤有效磷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准确度超85%,为全国旱作区化肥减施提供了量化依据。“就像给土壤做‘CT扫描’,我们能精准预测不同区域的磷素需求。”农业农村部土壤质量杨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杨学云说。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总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清波介绍,围绕十大领域的62项观测任务,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5100项观测指标标准,从数据采集方法到入库格式实现全流程规范。
尽管数据积累成效显著,但农业科学数据利用仍面临跨学科数据融合分析不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滞后、复合型人才匮乏等挑战。
“农业农村部正在谋划建设‘天空地’一体化观测重大科技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刘涛说,该工程将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地面传感器网络,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时观测系统,预计2025年完成优化地面站点布局,编制完成相关农业科技创新重大工程设施建设规划。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生命健康产教联盟”在大连成立
- 人乐退: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剩余3个交易日
- 康美特再谋IPO:转战北交所拟募资金额减至
- 南京发布公积金新政:异地贷款范围扩展至江苏
- 越疆科技人形机器人开启全球量产交付
- 深交所谋划创业板改革
- 蚂蚁集团披露AI普惠进展:三大AI管家已服
- 圆桌谈|盛开20载,这朵“蝴蝶兰”为中国剧
- 政策发力成交回暖价格企稳上半年北上广深楼市
- 加大调控强度央行部署下阶段货币政策“路线图
- 前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
- 博众精工688097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
- 依依股份001206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
- 蓝箭电子301348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
- 勇于技术攻关传好接力棒——一名“85后”基
- 科普|蚯蚓腿,红血丝背后的秘密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将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
- 泰国豫园灯会正式亮灯将中国制造与中国文化推
- 欧拉谷底求生:吕文斌临危受命新款好猫价格下
- 墙布市场蓬勃发展,奥壁森以实力领航家装新潮
- 天门衣尚智绘全球2025湖北天门服装电商产
- 如东供电公司:电亮千亩瓜果田园守护乡村甜蜜
-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暨连云港市理论宣
- 破界生长,重构营销新坐标!益禾堂斩获Top
- 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重大进展:受试者增至7人
- 2025年北京市青少年冠军赛激战正酣彰显青
- 慌张的爸,盲从的弟,淡定的妈和饥饿的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