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终止收购湖南爱零食。
6月16日,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发布关于投资事项的进展的公告称,2024年10月28日,三只松鼠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签订<投资意向协议>的议案》,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一件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以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收购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2025年1月24日,交易各方将《投资意向协议》有效期及排他性约定的90天延长至正式投资协议签署之日。
但自《投资意向协议》签署以来,交易各方虽有序推进相关工作,最终未能就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经公司充分讨论和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次收购事项。
关于终止收购对三只松鼠的影响,三只松鼠表示,本次终止的《投资意向协议》仅为意向性协议,各方未签订正式的投资协议。终止收购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经营规划,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将继续围绕既定战略,寻求更多发展机会。
除爱零食外,三只松鼠在去年10月还官宣拟以不超过人民币0.6亿元收购未来已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松鼠爱折扣”)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拟以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收购安徽致养食品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爱零食是这三项收购事项中,金额最大的一笔。
2025年5月16日,三只松鼠公告,近日,松鼠爱折扣的股权变更及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并取得了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营业执照》,工商登记手续完成后,三只松鼠持有松鼠爱折扣60%股权,其成为三只松鼠的控股子公司。此外,2025年4月10日,三只松鼠拟出资约1295万元对安徽三只松鼠甄养饮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从而取得松鼠甄养20%股权。
总部位于安徽芜湖的三只松鼠创立于2012年,是一个起源于电商的品牌,该品牌通过线上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创新,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拓展。2009年7月,三只松鼠在A股上市,那一年三只松鼠的营收实现破百亿元,不过自2020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收四连跌,分别为97.94亿元、97.70亿元、72.93亿元和71.15亿元。2023年,三只松鼠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被视为企业转型的关键。2024年,三只松鼠营收重新回到百亿元以上。
今年4月,三只松鼠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若成功上市,三只松鼠将成为国内首个“A+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招股书显示,此次赴港上市,三只松鼠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强供应链、加强销售网络及品牌知名度、拓展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用于行业价值链中的战略联盟和收购,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3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0%;归母净利润为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其中,坚果类产品营收53.66亿元,同比增长40.76%,占总营收的50.5%。
不过,三只松鼠的2025年一季度报未延续2024年年报同比双位数的增长态势,一季度营收37.23亿元,同比增长2.13%;归属净利润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
截至6月16日收盘,三只松鼠涨0.78%,报27.05元/股,总市值108.47亿元。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政策驱动医疗行业趋势,上医师重塑全国就医服
- 扎根上海近40年,这家跨国公司为何持续加码
- 广东电网:超八成受台风“蝴蝶”影响用户已复
- 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超万亿元“AI+健康”
- 电机电控如何顺应新能源汽车集成、智能化趋势
- 十五运会田径测试赛在广东奥体中心拉开帷幕
- 这个父亲节,用瑞虎9为全家置办一份“安全”
- 金牛化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超20%
- 中国商飞C909、C919和C929等机型
- 世博这个联席会议搭平台,不断推动央地融合高
- 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完成9.462亿元定
- 喜报丨盖世汽车出版图书荣获“机工科技·20
- 粤鄂双菜系大师共建“中国米食实验室”解锁江
- 榆中新先事“村播赋农”电商培训提振班在哈岘
-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比如父子》昨日首
- 上海大学国际预科项目认准IFC,上海大学I
- 吉利发布星睿AI云动力2.0
- 盐城阜宁县扎实开展企业大走访
- 科学与环保并重,药明康德圣地亚哥基地践行可
- 国家统计局:2026年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
- 携手迪士尼中国灵动出“奇”,smart米奇
- 【父亲节特辑】疝气无小事,专家提醒:这些症
- 二十载深耕·智启全球汽车之家以科技生态之力
- 深交所: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入宁德时代6月
- 风险“减压阀”:看汇率管理如何助企行稳致远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124款车
- 今年是广西全面实施“3+1+2”新高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