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绕指间,楚药绽芳华。”近日,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打造的“非遗缠花匠心传,十大楚药育新篇”主题实践活动,以跨界融合的巧思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实践课,不仅让师生在丝线缠绕间触摸荆楚文脉,更开辟了“中医药+非遗+思政”的育人新路径。
在非遗传承人陈元玉教授的指导下,银杏的扇形叶脉、茯苓的层叠菌核、蕲艾的羽状叶片,通过丝线缠绕技法在铜丝骨架上渐次成型。国家级非遗缠花技艺与道地药材的邂逅,让传统课堂变身沉浸式文化工坊。每绕三圈丝线固定一次叶尖,这就像中药炮制讲究的“三蒸三晒”陈教授边示范边讲解,缠花十二道工序暗合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
活动现场,药材特性讲解与纹样设计思维碰撞出创新火花。师生们将苍术的燥湿功效转化为缠花纹样的疏密设计,用艾叶的温经特性指导色彩搭配,在0.2毫米的蚕丝线间演绎中医药文化密码。“当茯苓的菌丝纹理在指尖幻化成丝线肌理时,我突然读懂了天人合一的深意。”2024级MTI研究生刘柏言同学展示着作品时感慨道。
教学创新手工坊里,缠花书签与楚药香囊组成的本草美学系列文创引人驻足。这些融入楚药图谱元素的创新作品,即将通过校企共建的电商平台走向市场。学院正在构建非遗传承-产品研发-电商运营的育人闭环。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文化实践实现了三个维度的突破:在技艺传承中厚植文化自信,在跨界融合中培育创新思维,在产教结合中践行社会责任。未来将打造楚药非遗工坊实践平台,建设省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基地,让青年学子成为传统文化双创的生力军。
据悉,该活动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构建“非遗技艺传习+中医药文化阐释+双创能力”培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计划培养复合型人才百余人,孵化创业项目5个。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 有机浪潮中,彩虹星球用产品书写行业未来
- 养老机器人将来有可能会完全替代人工吗?
- 北京新增社区专病特色科室惠及民生福祉
- 新版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发布推动康复事业
- 岚图携手火山引擎开创智能汽车崭新发展道路
- 鸿海 AI 服务器营收激增,AI 需求带动
- 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
- 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来了,两家基金拔
- 夯实产业根基澎湃创新动力逾1500家沪市企
- 力鸿检验01586:实现创新应用技术突破,
- I.S.T.推出Imidetex聚酰胺纤维
- 山西省就业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启动
- 中新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会启幕两国共话生命健康
- 用“三体密码”解码宇宙奥秘奉贤新城这座新馆
- 智界R7上市5个多月累计大定突破8万台
- 南京六合区龙袍街道:安全隐患速消除,网格服
- 上班族春季健康办公实用指南发布助力职场人活
- 传统民俗文化节盛大开幕热闹非凡传承文化新活
- 预防春季过敏有效方法全面科普守护健康好生活
- 新能源汽车外观设计愈发时尚新颖引领出行新潮
- 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启能源新篇
- 环保节能家居照明新品不断涌现引领绿色家居新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反应台全球出货超5000台
- 为广大创业者开启财富之门,樊文花C位亮相美
- “食品安全谋远篇”,专家团智启紫燕百味鸡食
- 智汇宁国 共筑紫燕百味鸡食品安全新生态
-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动态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