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6

“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在沪举办,6国12部作品讲述人类命运

发表时间:2024-11-08 23:36:36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7420    

11月10日至16日,“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在沪举办,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小剧场艺术展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其中。活动由上海戏剧学院与国际表演艺术高等院校联盟携手主办,通过戏剧这一国际语言,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艺术交流平台。

11月9日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节汇聚世界各地12个精彩剧目、一次阿拉伯传统表演艺术展示工作坊,以及主题为“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播与想象”的学术研讨会。演出团队来自中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德国、巴西和俄罗斯,所有作品都围绕一个共同且深邃的主题“人类命运”展开。国内外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探讨和实践传统表演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发展、创新及想象,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当代表达和未来探索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上海戏剧学院精心准备了三台剧目,包括获得今年阿维尼翁戏剧节“中法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的《白蛇》、原创剧目《白鹿原上》、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这些剧目在解析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同时体现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活动还邀请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话剧《树魂》加入演出阵容。

《白蛇》由上海戏剧学院与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发起剧院黑橡树联手共创,表演系主任肖英执导,演员为上戏表演系师生,在国际舞台呈现意蕴绵长的东方美学。小剧场戏剧《白鹿原上》主创团队为上戏导演系23级学生,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白鹿原》,《白鹿原上》以田小娥和白孝文为主线,细描白鹿原上的群像,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全剧使用陕西方言,带领观众一起走进沧桑的关中大地。《黛玉葬花》由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张敬平携研究生团队共同开发创作,以经典越剧片段“黛玉葬花”为脚本,集成运用数字技术为移动终端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数字内容,探索实体与虚拟空间混合叙事模式。

《树魂》由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担任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卢昂执导,上海戏剧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省歌舞剧院、宁德市畬族歌舞团、周宁县艺术团联合献演,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原型,通过《毁林》《造林》《守林》三幕展现林守根一家三代人坚守40余年,上山造林、接续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

六个国外剧组有的重新演绎经典名作,如《哈姆雷特》《荒原》《奥赛罗》,有的将视角对准当下,如《英雄之旅》《塞壬》《科伦布》。中央戏剧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也参与此次艺术节。中央戏剧学院《铸剑》改编自鲁迅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在复仇故事的框架下进行更为戏剧化的填充。不同于鲁迅先生于1927年写作小说的历史语境,演出参考了众多故事版本:西汉刘向所著《列士传》、曹丕所著《列异传》、干宝所著《搜神记》、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等,在此基础上对情节进行重组。云南艺术学院《秋胡戏妻·最熟悉的陌生人》改编自元杂剧《秋胡戏妻》,用昆曲、滇剧、豫剧三个剧种演绎了故事的三种可能性,从老戏“秋胡桑园戏妻”出发,分别演绎三段夫妻“见面”不相识的故事。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最新文章

图文推荐